2020年水产行情低迷:挑战与应对策略
2020年对全球水产养殖业而言是充满挑战的一年,受疫情影响,消费需求下降,供应链受阻,加上极端天气频发,导致水产行业整体行情低迷,本文将分析2020年水产养殖业面临的主要问题,并结合最新数据探讨行业趋势,为养殖户和从业者提供可行的应对建议。
2020年水产行业的主要挑战
疫情冲击消费市场
2020年初,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,餐饮业遭受重创,导致水产品消费量大幅下降,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(FAO)数据,2020年全球水产品消费量同比下降约8%,其中餐饮渠道的销量下滑最为明显。
由于春节期间餐饮业几乎停滞,活鲜水产品滞销严重,以对虾为例,2020年第一季度,广东、福建等主产区的对虾价格较2019年同期下跌30%-40%(数据来源: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)。
国际贸易受阻
疫情导致全球物流链断裂,水产品出口受到严重影响,以中国为例,2020年1-6月,水产品出口总量为3万吨,同比下降2%(数据来源:中国海关总署),对欧盟、美国等主要市场的出口降幅尤为明显。
表:2020年上半年中国水产品主要出口市场变化
出口市场 | 2020年出口量(万吨) | 同比变化 |
---|---|---|
欧盟 | 6 | -15.3% |
美国 | 9 | -12.7% |
日本 | 1 | -8.5% |
韩国 | 4 | -6.2% |
极端天气影响生产
2020年,全球多地遭遇极端气候,如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、东南亚的干旱等,导致养殖环境恶化,部分产区产量下降,湖北、安徽等地的淡水鱼养殖因洪水损失严重,部分养殖户的产量减少20%-30%(数据来源: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)。
行业应对策略
调整养殖结构,降低风险
面对市场波动,养殖户可采取多元化养殖策略,减少单一品种依赖,混养模式(如鱼虾混养、鱼蟹混养)能提高抗风险能力,选择耐病性强、市场需求稳定的品种(如罗非鱼、草鱼)也能降低经营风险。
拓展线上销售渠道
疫情期间,电商和社区团购成为水产品的重要销售渠道,2020年,中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达4585亿元,同比增长64%(数据来源:艾瑞咨询),养殖户可通过直播带货、社区团购等方式直接对接消费者,减少中间环节成本。
提高养殖技术,降低成本
精准投喂、循环水养殖等现代化技术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,使用智能投喂系统可减少饲料浪费15%-20%,而循环水养殖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,降低病害风险(数据来源: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)。
尽管2020年水产行业面临诸多挑战,但随着消费市场逐步恢复,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,绿色养殖、品牌化经营和智能化管理将成为行业趋势,养殖户应积极适应市场变化,优化生产模式,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