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柏农网

2018年进口水产统计,2018年进口水产统计数据

2018年进口水产统计

近年来,随着消费升级和饮食结构变化,进口水产品在国内市场的份额逐年攀升,2018年,中国进口水产品总量和金额均呈现显著增长,反映出消费者对高品质水产的需求持续上升,本文将结合权威数据,分析2018年进口水产的主要品类、来源国及市场趋势,并探讨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现状。

2018年进口水产统计,2018年进口水产统计数据-图1

2018年进口水产品总体情况

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,2018年中国水产品进口量达1万吨,同比增长9%;进口总额达5亿美元,同比增长2%,这一增长趋势表明,国内消费者对进口水产品的接受度不断提高,尤其是高端海鲜品类。

主要进口品类

2018年进口水产品中,以下几类占据主导地位:

  1. 冷冻鱼类:占比最高,主要包括鳕鱼、三文鱼、鲭鱼等,进口量达210万吨,占进口总量的9%
  2. 虾类:以南美白对虾、北极甜虾为主,进口量85万吨,同比增长12%
  3. 蟹类:以帝王蟹、雪蟹为代表,进口量25万吨,主要来自俄罗斯和美国。
  4. 贝类:如扇贝、牡蛎等,进口量40万吨,法国和加拿大是主要供应国。

主要进口来源国

2018年,中国水产品进口来源地呈现多元化趋势,主要供应国包括:

国家/地区 进口量(万吨) 主要品类
俄罗斯 2 鳕鱼、帝王蟹
挪威 6 三文鱼、鲭鱼
厄瓜多尔 8 南美白对虾
加拿大 5 龙虾、雪蟹
美国 3 阿拉斯加鳕鱼

(数据来源:中国海关总署、联合国粮农组织FAO)

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趋势

进口水产品的增长与国内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,近年来,中国水产养殖技术不断提升,但部分高端水产品仍需依赖进口,以下是当前水产养殖的主要趋势:

生态养殖模式推广

传统的高密度养殖模式容易导致水质污染和病害频发,而生态养殖(如稻渔综合种养、循环水养殖)正逐渐成为主流,江苏、广东等地的养殖企业采用“鱼菜共生”模式,既提高产量,又减少环境影响。

智能化养殖技术应用

物联网、大数据等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日益广泛,通过传感器监测水质、溶氧量等指标,养殖户可精准调控投喂量,降低养殖风险,山东部分养殖基地已实现远程监控,提高养殖效率。

种苗培育技术突破

优质种苗是养殖成功的关键,近年来,中国在虾类、贝类等种苗培育方面取得进展,如“中科海”系列对虾种苗的抗病性显著提升,但仍需进口部分高端种苗以满足市场需求。

进口水产品市场驱动因素

消费升级推动需求增长

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,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高品质、高营养的水产品,三文鱼、帝王蟹等高端进口水产品在电商平台销量快速增长。

跨境电商助力进口水产销售

2018年,跨境电商进口政策进一步放宽,使得更多海外水产品通过线上渠道进入中国市场,天猫国际、京东全球购等平台数据显示,进口海鲜品类年增长率超过50%

餐饮行业需求旺盛

高端餐饮、日料店对进口水产品的需求持续增加,据统计,2018年全国日料门店数量增长20%,带动了三文鱼、金枪鱼等品类的进口量。

尽管进口水产品市场增长迅速,但国内水产养殖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,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,未来中国有望减少对部分进口品类的依赖,同时提升本土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。

进口水产品的增长也提醒行业需关注食品安全和可持续性问题,加强进口检验检疫,确保消费者权益,随着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推进,中国与更多国家的水产贸易合作将进一步加强,为市场带来更多优质选择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